美团饿了么否认偷听 用户,称无此类行为且保护隐私

如今,使用手机时,许多人常觉得APP好像在偷听他们的对话。比如美团、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都公开表示他们并未这样做。那么,实际情况到底如何?我们不妨来探究一番。

平台紧急回应

服务器关键词选择

美团明确否认了“通过麦克风捕捉关键词为外卖用户推荐”的说法。麦克风的使用需用户同意并主动在APP中开启语音输入功能。而且,推荐行为仅在用户明确提出需求并主动发起查询时才会发生。饿了么迅速回应,否认了“通过窃听日常交谈来获取信息”的说法。该平台并没有此类产品,也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支持。他们强调,保护用户隐私是严格遵循的原则,在搜集任何信息之前,必须确保用户已经明确授权。

巨头皆称技术难达

众多互联网企业遭遇窃听指控时,普遍回应称“技术有限”。以百度为例,该公司声称其应用无法实施电话窃听。同样,今日头条也表明,目前的声音信息处理技术尚不具备侵犯用户隐私的能力。观察这些大企业的回答,它们似乎都不承认自己具备所谓的“窃听功能”。

服务器关键词选择

专家剖析取证难题

李铁军是猎豹移动的安全顾问,他对中新网记者说,在处理涉及隐私侵犯的案件时,收集证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通常情况下,用户仅感觉得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,却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明材料。手机麦克风有可能被用于窃取隐私,通过语音中的关键词分析,这种窃听行为是可行的。因此,即便没有确凿的证据,从理论上讲,存在他人窃听的可能性。

智能硬件风险暗藏

服务器关键词选择

手机APP可能被监听,智能设备也有这样的安全隐患,需谨慎对待。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,黑客利用它们窃取隐私的机会也在增多。伍惠宇专家建议,购买智能音箱时,应优先选择知名品牌,并且要定期更新软件。另外,还需注意不要将音箱放在隐私容易被侵犯的位置。

关权限引新问题

关闭麦克风权限并不简单。有网友“二小瘦”说,一旦关闭,某些应用就会出问题,老是要你打开权限,挺烦人的。还有网友指出,有些应用看似用不到麦克风权限,却暗地里在用,要分清哪些权限是必要的,哪些不是,这很麻烦,用户得特别小心。

用户防范有妙招

安全专家提出了意见。安装应用后,最好调整一下权限设置。通常来说,关闭与费用和隐私相关的权限并不会影响正常使用。如果无意中关闭了某个权限,不必过分担忧,使用时再开启即可。李铁军强调,使用互联网服务时,务必仔细阅读“使用条款”和对话框中的授权选项。同时,要熟悉应用的基本操作。在涉及个人隐私信息时,切勿轻易同意授权。

你是否察觉到手机应用似乎在暗中监听你的对话?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,不妨给它点个赞,并且将它分享给他人。

服务器关键词选择

Categories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